北京政协委员:应发展市郊铁路 纳入京津冀统筹

2016-01-22       浏览次数:24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北京政协委员:应发展市郊铁路纳入京津冀统筹

本报记者 阎彤摄

  2020年72小时精确预报雾霾

  市政协首场记者招待会聚焦雾霾 轨道交通 停车乱象

  昨天,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首场记者会。

  说雾霾天气

  京津冀将布控

  数百个自动气象观测站

  市政协委员、市气象局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表示,未来五年,整个京津冀地区将再新增布控数百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和3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填补太行山、燕山山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天气观测空白,届时,预计24小时内的精细化预报能够精细到街区和乡镇,雾霾、重污染等天气的精确预报时效将提高到72小时。

  “增强对整个京津冀区域天气情况的监测能力,对提高北京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有很大作用。”张琳娜介绍,早在2014年,北京市气象局就成立了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的专门部门,“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于污染物扩散条件等方面的预报,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区灾害天气的联防联控和预警能力”。

  张琳娜表示,在地面气象观测方面,未来五年,计划就在京津冀地区再布控数百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使得郊区观测站平均间距达到10至20公里,城区站平均间距达到3至5公里,以填补太行山、燕山山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天气观测空白;在天气雷达观测方面,张琳娜透露,将增加布设3部新一代的天气雷达,弥补现有雷达站间盲区和因地形遮挡因素形成的低空盲区,实现水平雷达监测间距在100至150公里,平均站间距达到200公里左右。

  此外,张琳娜还表示,气象部门还将加强大城市群精细化预报能力,未来24小时内的精细化预报能够精确到街区和乡镇,降雪、沙尘等高影响天气的预报时效将提前到24至48小时,而雾霾、重污染的时效将提高到72小时。

  说轨道交通

  城里坐地铁 郊区坐市郊铁路

  “从国际大都市的交通工具发展趋势来看,中心城区以外的都市范围内,主要以市郊铁路模式为主。”政协委员郑实坦言,虽然北京地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但与市郊铁路相比,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他介绍,北京大约有1100公里铁路线,经专家测算,其中约800公里可进行市郊铁路改造,具有很大优势。

  “不能长期依赖地铁作为主要地面交通工具。”郑实认为,地铁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等,与火车相比,运力低、速度慢,这些缺点与北京的城市规模、财政收入状况相比是不匹配的。

  他介绍,市郊铁路是开行于市中心到卫星城镇,包括卫星城镇之间的联络列车,主要用于解决通勤,因此叫通勤铁路、快车等。市郊铁路利用既有铁路专线或开设新的专线建成,与地铁相比,其有容量大、站距大、速度快等特点,是目前在世界许多大都市广泛应用的。

  “现在北京轨道交通的使用量仅占交通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目前来讲几乎没有市郊铁路这一形式。”

  郑实建议,把建设市郊铁路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统筹考虑。同时,要破除铁路、地铁系统的体制障碍,“尽管市郊铁路建设成本低于地铁,如果要保证市郊铁路的‘低票价’,就仍需要政府补贴”。

  说乱停车

  建议分区域精细化严格执法

  对于治理城市病中的老大难问题“停车乱象”,郑实提出了“以加强停车执法为突破口”解决问题的路径,并建议对城市重点道路、公交发达地段等区域进行严格执法。

  郑实表示,目前北京的停车问题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首先是停车资源不够,进而产生了交管部门难以有效执法的问题,结果出现了大量的违章停车,从而使有效合法停车位收费得不到保证,停车产业没有积极性,日常运营入不敷出,同时,由于停车成本过低,变相刺激了购车、用车需求,最终导致停车资源更加紧俏。

  “残酷的现实是我们城市每年新增的停车位数量赶不上每年净增的汽车数量,北京目前有300万停车缺口,如果要等到这些缺口全部补足后再开始严格执法,这将是一个完全没有时间表的虚无目标。”郑实说。

  为此,郑实建议,政府部门要建立正确的治理违章理念,加大严格执法力度,特别要按照不同地区和停车性质区别对待,以精细化执法替代行政作为不足的选择性执法。“严格执法的区域应包括城市重点道路,停车资源比较充足的区域、公交发达的地段、停车秩序管理示范区、白天高峰时段长时间停车的行为等等,同时再进一步扩大停车管理示范街区的数量和范围。”

 

凡注明"来源:涿州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