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任志强:房地产市场没有下行

2014-08-21      来源:观点地产网   浏览次数:18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任志强:在今天的早餐会上,我跟各位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什么是市场?如果政府在拼命地用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来撑这个市场,这就不叫市场,所以对市场的问题,大家有些不同的争论。

我讲几个和市场有关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城镇化,在市场条件下的城镇化和非市场化条件下的城镇化是非常不同的概念。美国从50%的城镇化率到70%,用了四五十年的时间,因为那时候的工业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农民没办法从农村充分解放出来而进入到城市去。城镇化不是因为政府主导把农民搬到城里去,是因为农业生产结构,包括自动化、播种机、化肥等等,让农民不再需要在农地里头待着,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其它产业。

这个表列的是亚洲的相关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它们的城市化率从50%到70%,大概就是10年到15年左右。为什么这个差距这么大?并不是说这些国家比美国、德国、英国更先进和发达,而是历史证明,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城镇化变成一个不可抵挡的趋势。中国从1978年到1996年这段时间,从20%增长到30%的城镇化率,大概用了15年,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我们正在进行工业化,正在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而这段时间的农民并没有脱离农业,仍然在从事城市中的农业劳动,比如说进城换鸡蛋、进城卖农业产品。

第二个发展阶段我们只用了7年,也就是从30%到40%。这段时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让农民可以进城打工,脱离了农业生产。南巡讲话之后,允许一个人可以有更多的雇工,而从40%到50%也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后来还有20%,我们估计也是15年左右的时间,和日本、韩国的速度差不多。如果充分市场化,我们城镇化率的速度还会加速。我们现在的矛盾是户籍制度问题导致我们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受阻,它不是一个市场化的问题形成的。所以城镇化没有取得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

大家都在谈二三四线城市与一二三线城市的差别,我们可以从城镇化率看出来,一线城市城镇化率最高,二线城市差一点,三四线城市差得更多。现在仍然是这个趋势,大家仍然往大城市跑,但是当他的户籍没有办法随着他迁徙的位置而转移到大中城市的时候,他只能还在户籍地留一套房子,就像农民把耕地留在农村一样,他把房子留在小城市,所以我们看到三四线城市有很多空房子,那些空房子不等于没卖,也有可能他认为那个空房子就是他的家。

我们家雇了个保姆,跟丈夫离婚了,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两个人住在北京,但是各有一套宅基地,于是她这个完整的家庭在农村有四套宅基地,丈夫有一套,她离婚以后有了三套,因为儿子、女儿都跟她。女儿和她在北京工作,老公在烟台,儿子现在也在北京工作,他们在北京也有一套房。同时在农村还得占三套房,其中他们拿两套房子换了旁边一个镇里的小房子,这个变化过程会长期存在。他的户籍转不到北京去,他们一定会在家里留一套宅基地,留一套镇里的房子,他们永远会在那里保留一个根,因为大城市要把他们轰走的时候,他们就得回去。

那么是不是因此而造成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呢?大家觉得北京是人口密度是最高的,其实不是,但是核心区的人口密度很高,超过了伦敦、东京、纽约。因为我们所有的重要的设施都在核心区里头,那里的人口密度很高,但是摊开来看,北京的建成区人口密度非常低,全国倒数第四。但是为什么陕西这种地方的人口密度那么高?因为它中间没有大城市,它的城市建成区的范围很小,所以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都集中在那里。例如宝鸡、延安,这种城市你会去吗?大家都往西安挤,所以造成它的人口密度很高。

我们再看看城市土地关系。从1990年到2012年,我们的城镇建成区的土地从1.2万平方公里变成了4.5万平方公里,占国民经济的4.5%。但是我们的人口呢?当城市土地增长3.5倍的时候,我们的人口密度从279变成了2301,增长了8.2倍,这个城镇化速度是不可抵挡的。有人最担心的就是我们有没有这么多需求,城市人口的移动就是需求。千万级以上城市的人口亚洲有16个,中国有6个,1950年的时候只有东京一个,东京那时候1000多万人,现在到3800万人口,那时候他们拼命修高铁,希望把东京的人转到大阪去,结果大阪人都跑到东京去了,就跟中国非常想搞京津冀一体化,希望把北京人弄到天津去,结果天津人都跑到北京来了。再过几年就全是大城市,中国千万级以上人口的城市会增加很多,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会更多,你能说房地产市场就变成下行通道吗?我不认为。

我们看看一年盖了多少房子,第一个是全国城镇住宅竣工面积,到2012年是10亿平方米,房地产开发商占7.9亿,占总比例71%。从199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来,非房地产的数据占比是非常大的。从1998年的29%,迅速增长到高峰期的72%,而之后又开始迅速下降;我们现在从高峰期的72%开始下降,去年低于70%,今年估计只有65%左右。为什么?那部分是保障性住房和拆迁房。2011年,我们提出建设3600万套,这一部分加大,让总量继续上升,而不是下降。这个替换过程就造成非房地产生产的房子更多了,这些房子是不是也有人住?如果有人住,那就说明我们今年只下降了6%的销售增长,没有下降总需求,总需求是继续上升,而不是下降的。

你们可以看看它的市场数据,我们现在一年生产700多万套房子,这700多万套房子里头,在2011年以后开始有了保障房以后,商品房销售是没有跌的。我们提出十二五规划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什么概念?2012年要求开工1000万套,2013年要求开工700多万套,相当于我们生产量的40%到50%。原来他们只占30%,现在已经变成各占50%。

看看我们的销售,在2009年到2013年卖了55亿平方米,而竣工面积只有43亿,还有11亿平方米没有竣工。不要以为现在的市场上空置得不得了,确实空置量极大。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看看竣工量,这几年很明显的是,竣工量迅速下滑,现在我们的竣工量只有15%,这意味着这个楼从买地到建完要7年。怎么回事呢?一个是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开工量,地方政府或者开发商把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出来就没有做,所以它迟迟完不了工。为什么会有这么低的竣工量?房子是开发商的,如果把地钱付了,把房子搁那儿不卖行吗?如果没卖出去,这些钱怎么办呢?7年才能竣工,它忍得住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今年销售额下降6.7%,销售面积下滑6%,减少了不到3000万平方米,请问我们的保障性住房多了多少平方米?销售的上升和下降不是在今年才开始,我们把去年40个重点城市中前10个上升最快的和10个上升最慢的列出来,你们今天提到的某些城市情况不好,去年就已经发生了,不要以为今年才开始,是因为你们只看到了总量的增长,而没有看到细节的对城市的分析。比如说温州去年就取消了限购,别人都好的时候它已经不好了。无锡去年就出现危机了,不是说今年才出现问题。

还有两个影响最大的政策,一个是利率的挤出效应,还有保障性住房的挤出效应。我们一套房子下降10万块钱,银行多了20万的利息,开发商下降了10万,老百姓一分钱优惠没享受,还得多给银行交10万块钱,所以实际资产价格没有下降。开发商得下降多少呢?得把银行多涨的20万利息吃掉,然后再下降,老百姓才能得到实惠。

我们再分析一下保障性住房,北京1300万平方米,政府盖了715万平方米,开发商在投标里头是585万平方米,政府和开发商几乎各占一半。今年整体市场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减少,而是在持续增长。但是保障性住房在冲击市场。另外一个冲击更可怕,就是棚改,1万亿投资,棚改要完成470万套,意味着一套房子棚改,政府提供了21万,这么多钱它用不了,至少要完成900万套。但是如果今年要求470万套和我们本来竣工700万套里面再有的保障性住房算进来,我们会把市场打得一塌糊涂,因为保障性住房和棚改的住房数量巨大,远远超过我们过去每年竣工700万套的数量。

凡注明"来源:涿州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